宁波慈城:匠心守护 让古建筑群焕发勃勃生机


  “多亏了慈城镇房管所的工作人员,我们马上就能在新修的老宅子里过上一个幸福团圆年了。”近日,居民钱惠英阿姨听闻老宅子修缮即将结束的消息后,难掩笑意、充满期待。

  钱阿姨一家已经在向宅居住了60多年。过去,他们住的这间宅子雨天漏雨、冬天漏风,孩子们过节回家吃完饭连夜就离开,几乎不愿意在这儿过夜。改善居住条件,是像钱阿姨这样在老宅子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慈城人最朴素的愿望。

  2023年年初,宁波慈城镇以打造全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样板为契机,围绕“1586”专项行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排定了“慈城古城西片文保及历史建筑修缮项目”,延续古城历史信息、人文故事,协调古城整体风貌。据了解,该项目安排了约4000万元专项资金对11个文保点位进行保护修缮。临近年关,针对大耐堂、向宅、桂花厅三处古建筑的修缮已进入尾声。

  为了确保修缮工作的顺利推进,慈城镇房管所的工作人员不断从中协调。“老人家年纪大,腿脚不方便,难以找到比较合适的出租房,我们就帮他们安置好。”慈城镇房管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递通知、做解释、帮协调……一番功夫下,50余户居民的签字搬迁工作于半个月内顺利完成。

  古建筑该如何修缮?那又是另一篇文章。“维修工程要坚持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尽可能保持原貌,修旧如旧。这可比建造新屋更难!”慈城镇房管所相关负责人说。尽管“修旧如旧”工程耗资大、工期长、工序复杂,修缮前后从外观上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差别,但触摸其肌理便能从心底感受到老建筑的魅力。

  因此,慈城镇特地请来了知名古建筑专家,成立了古建筑群修缮专家指导组,实地勘察、“问诊把脉”,制定科学修缮方案,提供专业方面技术服务指导,确保还原古建风貌,保护好老屋旧宅。

  在桂花厅修缮现场,桂花厅纵向两进的四合院被包裹起来,进行全封闭式的修缮。只见两位老师傅坐在窗沿边,拿着木锯仔细地修复破损的花格木窗。

  “桂花厅马上就能以一个新的‘旧面貌’再度和它的家人、游客相见。”该负责人指着不远处的墙面介绍,墙面砌体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参考的也是古时的做法,还原芦苇芯谷壳拌泥隔墙,选取大小匀称的芦苇,剥壳清理,再用沸水煮透消毒杀虫,晾干后和毛竹片固定作为龙骨架,再层层糊上泥灰,“其中的泥灰制作非常考究,需要选用上好的黄泥、早稻草、桐油、蛎灰按适当比例拌合,不用清水,使用糯米汤掺和,放置一段时间,反复拌合才成。”

  从喧闹的民族路拐入一条短巷,工人正在把几块巨大的青石地板运进大耐堂。大耐堂以其高悬宋徽宗赵佶御笔“大耐堂”巨匾而得名,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早期建筑,距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

  与其他老屋一样,大耐堂的大木作存在糟朽、断裂等残损点,梁、柱存在虫蛀、霉烂、开裂等病害和损伤。要解危复原,把影响房子结构和居民生命安全的隐患去掉,又要实现最小干预,慈城镇也提前做了精细化的方案。

  据悉,从2002年起,慈城就从始至终坚持历史性这一原则,精心修缮包括文保建筑和传统民居在内的古建筑。“历史建筑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慈城的古建筑是慈城本土文化的体现,无可复制的。慈城古县城的开发,是推陈出新,更是承接传统,在保留古韵的前提下串珠成链,高质量开发有慈城特色的古县城。”慈城镇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卓璇、杨芝)

  人民网杭州12月19日电 (孙鹏)一个个丝饼整齐、有序地从生产线上自动落到推车上,沿着轨道去到包装车间,经过智能打包、贴标签等工序后,产品随着传输车自动进入立体仓库……近日,在浙江省桐乡市桐昆集团聚酯纤维“未来工厂”,车间里鲜有人穿梭,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自动化设备和5G机器人,数十台机械手臂一字排开,一屈一伸中完成所有工序,每个车间只需要几名工人盯着智慧终端。 据悉,该企业自动化率达90%以上,设备数采率突破95%,生产数据直接传输到智慧平台终端,通过大屏幕即可实时监测生产情况,品质监管更方便快捷高效。…

  人民网温州12月18日电 (陈陆洵)12月15日,“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温州龙港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了解龙港印刷业如何创新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龙港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人民网 陈陆洵摄 作为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龙港印刷产业链配套齐全,有“中国印刷城”的称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