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复专家:遵循古建“规制” 修复不越“雷池”一步
- 2024-09-01 15:03:34|
- >花卉苗圃
古建修复专家吴书瑞用传统技艺修复古建,使用“真金白银”传承文化“老味道”
“学习传统绘画技艺,原汁原味修复古建要耐得住性子。从研磨矿物颜料到打底上色做小样,整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20余道工序。”10月23日,在工作室内,北京安海之弋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吴书瑞一边点评徒弟的作品,一边介绍古建修复的基本要领。
吴书瑞刚刚回到北京两天,马上还要去西安进行古建修复工作。吴书瑞介绍,全年365天,他几乎每天都在研究和修复中度过,即使过年过节,他也不一定在家。“喜欢这一行,每当古建工程建设项目的修建工作完成,原汁原味的留住古风和民间传统文化,我心里都特有成就感。”
从事古建修复工作40余个春秋,吴书瑞先后参与了故宫博物院、城楼等国内外诸多文保工程的修复工作。
吴书瑞的爷爷是一名雕刻工匠,谈起古建修复,吴书瑞至今不忘祖辈对他的影响。“把古老的技艺用在满足新的社会需要上,就是传承。”对于从事古建修复工作的吴书瑞来说,爷爷的这句话也是他至今坚持从事古建修复行业的一个原因。
受爷爷的影响,吴书瑞从小就对传统技艺感兴趣,5岁便开始有效学习书写与绘画。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冬天,还是学徒的吴书瑞在师傅的指导下尝试在建筑上沥粉作画。
吴书瑞说,调沥粉重点是把握好加水量,冬天滴水成冰,吴书瑞入行不久经验不足,总感觉沥粉不如平日润滑,不知不觉,水就加多了。
“这哪成啊!沥粉沥不好,刷色、贴金都白费,铲了,重新做!”平日慈眉善目的师傅大发雷霆。吴书瑞心里委屈又不敢顶嘴,只好返工。事后,吴书瑞才体会到师傅的良苦用心,“这是在教我精益求精呀。”吴书瑞说,老匠人的精益求精,就是现在常说的“工匠精神”。
出生工匠世家的吴书瑞,已从事古建修复工作40个春秋,参与了国内外诸多文物保护和仿古建筑营造工程。故宫博物院的乾隆花园、天坛的长廊和双环亭、瀛台、城楼……都默默地记录下这位匠人的坚韧与付出。
在吴书瑞看来,古建修复这份工作没有创作而言,全是模仿与继承。吴书瑞说,最好的古建修复就是让古建恢复原貌,透着传统气息,品起来原汁原味。
吴书瑞坦言,如今的古建修复行业没什么盈利,他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吴书瑞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之前在一家建筑行业的国企工作,因仿古建筑的社会需求量增加,公司业务转变为仿古建筑的彩绘。“仿古建筑方案设计起来简单,工序少,使用化工颜料,利润也大,但这不是我当初学习古建修复的初衷。”
就这样,吴书瑞放弃了享受高薪待遇的国企工作,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家初创型私企,投身于古建修复工作当中。“现在我们的公司业务有园林和建筑两大块,其中建筑又分仿古建筑建设和古建修复两块。”吴书瑞说,他们所接的每一个古建修复订单都没有利润,也不是为了赚钱,目前公司依靠仿古和园林等业务营收,但是古建修复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
吴书瑞介绍,古建修复成本高,其最大的价值与意义就是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更了解历史,让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在常人看来,我们所做的古建修复只是拿起笔刷在古建筑上彩绘,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吴书瑞说,干古建修复就是一个杂家,从实地勘查,到查阅历史资料、设计修复方案、寻找矿石、研磨颜料到最后一层一层上色,整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20余道工序。
吴书瑞说,这些年奔走于全国各地从事古建修复工作,每当看到古建被刷上化工颜料,纹饰被改变都会觉得特别的痛心。“化工颜料便宜,随意画纹饰不用考究历史,利润就大,但这样就失去了复原古建的意义与价值。”
新京报记者在与吴书瑞交流过程中,“规制”是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文物修复就得按照原来的规制走”,吴书瑞说,“宋代有宋代的,清代有清代的;不一样的等级的建筑用什么样的比例、图案,都规定好了。”
“不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把人为干扰降到最低”,吴书瑞说,这是古建修复必须要遵从的原则。只有按照原来的规制,才能让更多的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新京报记者发现,在吴书瑞工作室的四壁,挂满了各式彩画小样,这些小样都是按照原规制、原比例缩制的,一放大就是施工图。“和玺彩画是清代等级最高的彩画,规制高,做工精致,工艺繁琐。从入手到熟练掌握各个工序,至少需要10年。”
目前,故宫养心殿是吴书瑞负责的古建修复工作之一。吴书瑞介绍,由于故宫保护较好,其修复工作主要是研究性修复,取样原始颜料化验成分,剖析绘画层次,记录纹饰图案。“把最真实的古建原貌以及绘画步骤记录下来,就是对历史、对古建最大的尊敬。”
在吴书瑞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中,按照传统规制传统工序走是必须的,不能有半点偷工减料。故宫里大量运用的和玺彩画,单单一个小样制作就需要一个月。从现场勘查、揣摩图样,到制作图谱、沥粉贴金,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非凡的手工技艺、超出常人的体力和毅力,很难有所造诣。
“比如说,一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会使用金色颜料在古建筑上涂画,没有亮光。但我们均使用金箔贴金,出来的效果发亮,有古代建筑应有的大气。”
吴书瑞说,之所以不用化工颜料,是因为化工颜料画不出古建绘画的细腻,经历风吹日晒褪色快,而矿石研磨的颜料至少能够达到五六十年不褪色。
除了奔走于全国各地修复古建,近年来吴书瑞还在探索尝试过程中,让传统建筑彩画艺术,原汁原味地从皇家园林走入千家万户。
他通过研磨古建绘画所用的天然矿物质颜料,用在“金韵葫芦”的创作中,给葫芦赋予时代文化气息,让古建与民间传统文化深入到下一代人心间。
2016年,吴书瑞的“金韵葫芦”在北京国际文创产业博览会上获得“最佳展示奖”。他所领衔的古建筑彩画技师团队被评为“大兴区吴书瑞首席技师工作室”。
据吴书瑞介绍,目前北京有古建修复资质的公司一共有20余家,但真正使用传统技艺进行古建修复的只有10家左右。如今做古建修复成本高,业内从业人员大部分已跳槽到新建仿古行业当中,国内目前缺口较大。“我之所以从新建仿古绘画当中跳槽到古建修复当中只是兴趣爱好所在,真心希望留住古风、古建,把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吴书瑞年龄慢慢的变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带徒传艺,“把民间传统文化和老祖宗的手艺传下去”。吴书瑞说,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盛行,为了让老祖宗的手艺能为大众随时欣赏,在“金韵葫芦”等作品上,他刻意创新潜心移植,但在“规制”上,他始终不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