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担负起传统建筑人才教育培训与文化传承使命


  曾经,城市的大拆大建给传统建筑带来了不少破坏。当前,在城市更新浪潮下,传统建筑作代表城市历史文脉的文化瑰宝,对其进行“体检”、修缮和保护迫在眉睫。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体现区域风土人情的产物。作为地方人文发展的社会缩影,散布于城乡中的传统单一建筑、历史街巷以及民居聚落,极具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传统建筑保护和专业发展关系紧密,做好传统建筑的修缮和保护离不开古建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应结合专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完善专业标准,不断推动古建类专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为传统建筑和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贡献力量。

  深化专业改革,以更快步伐推动行业发展。2021年开展的全国中职、高职、高职本科院校中的古建筑修缮、古建筑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专业简介和标准编制修订工作,详细分析了古建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加强中职、高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设计,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根据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需要和行业发展要求,建立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不断深化专业改革,积极适应“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职业”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古建类专业改革发展上取得成效。

  聚焦文化传承,以更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和现代建筑实施工程技术相比,不仅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沉得下去、静得下心的工匠精神。应注重提升有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突出“工匠精神”要求,提倡形成“样式雷”“梁思成”“鲁班”精神进课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引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要求,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将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古建筑修缮保护、文本编写、资料整理等日常教学之中。同时,立足文化传承,在实践课程环节,要充分的发挥行业中“师傅”传帮带作用,加强高校古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的发挥现有传统建筑工艺传承人和从业者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承担起实际操作教练角色;开展技能比武,定期举办省级或区域性的传统建筑工艺技能比赛,选树“土专家”“田秀才”,激发传统建筑工艺从业者的学技术、比本领热情,以更大力度培养更多古建大国工匠。

  围绕历史使命,以更强作为书写时代担当。围绕“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还是传统建筑所独有的建筑思想、建造技术、装饰工艺等,都是民间传统文化最为宝贵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财富。面对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修缮和保护,也要在课程设置上融入科学技术创新,以此来实现历久弥新,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传统建筑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载体,需要一代人以更强作为书写传统建筑保护的时代担当。

  对于传统建筑和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深化专业改革,围绕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不断加大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力度,确保传统建筑和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在将来能够留得住、摸得着、看得见。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要充分的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传统建筑和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有利于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作者温欣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处长,马瑞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干部)

  目前,黑龙江省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积极应对,排水防涝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加强设施设备巡查,及时监测雨情、水情、汛情,严密布控,以“雨”为令、以“迅”应汛,主动打好城市生命线安全保卫战。

  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持续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今年以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源、网、厂、河”系统施治理念,深入实施高标准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水三年行动,确保全市无新增和返黑返臭城市水体。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7个部门定于2024年9月联合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活动主题为“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

  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湖北省枣阳市多举措提升市区居住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让广大居民乐享整洁美观的小区环境。该市将物业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成立了全市物业管理行业党委,全市形成市、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协同联动的物业管理工作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机构资质标准》有关问题请看这→

  20城(联合体)入选“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聪明车”驶向更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