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碧云寺完成修缮 今起恢复开放


  香山碧云寺完成修缮工作,今日起恢复对外开放。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折子工程之一,此次共对罗汉堂、菩萨殿等7处文物建筑进行修缮,修缮面积2837.13平方米,约占全寺建筑总量的三分之一。

  下一步,公园将积极筹备“碧云寺历史背景和文化展”以及特色研学、科普活动等,让市民游客通过多种形式,更加进一步探索感受古建、石刻等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香山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园北侧聚宝山山坳中,占地4万余平方米,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两代扩建,特别是在清代曾作为皇家寺院、行宫,形成现有格局和规模。整座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层层叠起,在中轴线上是山门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菩萨殿、中山堂、塔院等建筑,同时,在南北两侧各有跨院,分别为禅堂院和水泉院,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寺内古树参天、泉水环绕,四季分明、景致极佳,留存明清两代建筑以及许多精美的石雕石刻,以其珍贵的文物遗存、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西山一带最为迤逦精美的寺院景区之一,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碧云寺于1954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进行过几次局部性文物修缮工作,去年11月份首次关闭修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修缮。

  由于年代较长,碧云寺内大雄宝殿、菩萨殿、罗汉堂等主体建筑,屋面出现渗漏的情况,从而使木构架受潮,发生变形、局部下沉、歪闪等情况。“这次就是对这些主体建筑进行修缮,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屋面挑顶,然后对木架进行拨正归安,对糟朽的部分来更换、修补,最后再恢复屋面,其实就像我们现在建造房屋也要做好屋面防水一样,虽然古建筑修缮的屋面防水与现在的做法不同,但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内部的木构架、墙面和室内装修。”公园规划建设科副科长梁洁说,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墙体地面整修、彩画除尘等工作,最大的目的都是对建筑进行保护。

  在碧云寺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历史印记。公园宣传科科长绪银平说,这次古建筑修缮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在大雄宝殿拆除屋面后,露出大木构架时,上有炭黑色的字迹,写着明天启三年王小斋进行修缮,清晰可辨。再比如,在建筑外檐护板后露出一直被清代彩画遮挡住的明代彩画。还有一些建筑的做法,既有明代的做法,也有清代官式做法,还有一些民国期间修缮留下的痕迹,这些都是历史最好的证明,也是学习研究古建筑的鲜活教材。“在整个修缮过程中,我们也十分注意对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的培养,能够经历这样一次大型的古建筑修缮工作,大家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经过修缮的碧云寺今起恢复开放,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重要节点时,公园将在主要殿堂为市民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

  进入秋季,虽与香山公园仅“一墙之隔”,但这里却没有喧闹的游园氛围,而是更为幽静雅致,特别是在钟鼓楼、涵碧斋等处,数株高大古老的银杏树,金灿灿的叶片与古朴的建筑、瑰丽的彩画相互呼应,引得不少摄影爱好者、汉服爱好者拍照打卡。

  下一步,公园还将积极筹备“碧云寺历史背景和文化展”以及特色研学、科普活动等,让市民游客通过多种形式,更加进一步探索感受古建、石刻等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落实好北京市文物局对碧云寺保护修缮项目“最小干预、最大限度保护、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建筑的历史信息”的要求,修缮项目由专业的古建筑维修单位做,坚持文物修缮“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的“四原”原则。但在真实的操作中,依然遇到不少困难,在修缮工作的背后,是已经颇有经验的工匠师傅们一次次的尝试和一点点的攻克。

  碧云寺依托山势修建,是逐渐上升的,较平地的建筑修缮来讲,在运送物料上就存在不小的困难,大雄宝殿、菩萨殿、罗汉堂,每一处之间不仅都相隔着台阶,还受本身布局影响,转角处往往非常狭窄,不用说大型的车辆没办法进入,就连手推车一类的运输工具在这里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同时,在寺内还有很多一、二级的古树,这些珍贵的“活”文物必须保护好,但也为运输物料又增加了一重难度。

  仅仅是运输原材料一项就困难重重。为此,实施工程人员先是在大雄宝殿、菩萨殿、罗汉堂等主要修缮建筑上,搭起脚手架,然后使用大量的木板、铁丝搭成“木板路”,将每一处建筑连接起来,同时,依据建筑位置的高低进行找平,降低建筑之间“木板路”的坡度。这样,手推车就能畅通无阻,让运送物料既平稳又安全。这一做法大大节约了运送物料的时间,有效缩短了工期。

  “三浆三压”,这个听起来一头雾水的词,却是这次碧云寺文物建筑修缮的“重头戏”,建筑防水做好了,将会更好地保护建筑,而“三浆三压”就是做屋面防水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和步骤。

  古建筑屋面由基层、苫背层、结合层和瓦面四部分所组成。其中,负责古建筑保温和防水的就是苫背层,一般来说包括负责保温的泥背层和负责防水的灰背层,而“三浆三压”就是灰背层标准的古建筑做法。

  灰背层中的“灰”用的是麻刀灰,也就是灰浆中加入麻以提高结合度,然后将这些灰浆铺上一层后、用“赶”的方式把水分赶出来,再铺一层、再“赶”一次……这样三次,称之为“三浆三压”,这样一层层的叠加能使灰背层更好地发挥防水的作用。

  “但是为了让效果更好,普遍都做了不止三次。”负责日常施工管理的公园工程队队长贺汉介绍说,在天沟等重要部位,还增加了一层锡背层。“由于造价较高、工艺复杂,这在如今的古建筑修复工程中不太采用了,但是防水作用肯定更好,工程质量是最重要的。”

  在修缮碧云寺罗汉堂前轩门墙墙面时,墙面上斑驳的红色涂料清理完,露出了原本的土黄色,工匠师傅们一眼就认出这是包金土色,同时整个墙面都是按照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大绿墙边界红白线”的做法完成的,这就充分印证了罗汉堂建筑采用了清代官式做法。

  但是困难也随之而来,包金土原产自河北,现在已经非常困难购买到现成的包金土,只能自己调配。工匠师傅先是从墙上小心翼翼地刮取一些包金土,然后加水溶解,根据汤色,将山西购买的黄土、云南购买的红土以及其他材料来配比,与之比较,一次次试验、一点点调配比例,经过数十次的努力,才最终获得了与原包金土色最为相近的颜色。

  此次修缮还有一项难度较高的任务,就是让罗汉堂前轩大木构架拨正归安。由于时间、地势等影响,罗汉堂前轩的大木构架出现较为显著的歪闪,致使墙面倾斜,与原建筑的基准线厘米左右。

  在传统的古建筑修缮中,专业做法是“打牮拨正”,也就是在不拆落主体木构架的情况下,将倾斜的构架整体“拉”回归正,再做加固。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整整一间前轩的建筑木构架体积非常庞大、结构较为复杂,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将倾斜的木构架整体拉正,拉哪个位置、怎么往回拉、拉回多少才合理等,都要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

  最终,工作人员将拉拽的重点放在建筑中间的8根立柱上,在旁边搭好井字架作为固定受力点,再在立柱上安装吊装带和倒链,就能借助链条的作用力通过人工实施拉拽了。“考虑到拉回归位后还会进行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回弹,一共设置了‘三条参照线’,第一条是建筑实际的倾斜角度,中间一条是垂直正中的标准,最后一条则是需要拉到的位置,这一个位置与垂直正中的标准线厘米,这就是给回弹留出富余量,这也是老工匠师傅们的经验。”负责施工现场日常管理的工程队带工班班长,刘浩每次说到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一些难点,总是很感慨古建筑修缮中手艺人、老工匠们的专业能力。就这样,罗汉堂前轩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并进行了加固保持。